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中国人寿获批发行不超350亿资本补充债 年内保险业发债规模近千亿 仍有部分险企因低评级融资受限
12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50亿元(含)。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包括中国人寿、利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在内的11家保险公司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或永续债券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累计发债规模达到956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偿二代二期”落地后,险企普遍面临较大的补充资本需求,在股东增资遇阻、利率处于低位及存在大量置换旧债需求的环境下,保险公司发债的积极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相当部分中小险企因低评级难以在公开市场发债,融资能力大幅受限,有业内人士建言行业动态调整偿付能力标准,确保与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中国人寿获批发行不超350亿元资本补充债,募资拟用于补充附属一级资本
时隔5年,中国人寿再次获准发行不超过35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
12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中国人寿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50亿元。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早在2023年11月22日,中国人寿就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拟视市场情况,在境内一次或分期发行总额不超过35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该等境内资本补充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附属一级资本,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续发新债获批之前,中国人寿于2024年3月22日全额赎回了2019年发行的35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这背后或有保险公司基于调降发债融资成本的考量,不排除这些保险公司打算用低息新发资本补充债替换高息以资本补充债。
在他看来,若仅仅赎回但不续发新债,这与当前不少公司急需补充资本的大趋势显得背道而驰。具体而言,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面临不同程度的资本补充压力。
从中国人寿来看,近年来资本市场震荡,公司部分投资资产面临一定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率下行,对公司偿付能力管理也带来一定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1.9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205.23%,相较于2021年四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53.7%下降10.1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62.41%下降57.18个百分点。
保险业年内发债规模近千亿,仍有部分险企因低评级融资受限
在资本补充的多元化策略中,发行债券是当下险企融资的重要方式。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利安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产险、太保寿险、中英人寿、泰康人寿、中银三星人寿等在内的11家保险公司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或永续债券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累计发债规模956亿元。
其中,太保寿险、泰康人寿、中英人寿发行了规模分别为80亿元、90亿元、30亿元的永续债,而其他保险机构发行的均为资本补充债券。
与发债规模上升相对的是,今年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利率均为“2”字头,最高发行利率为2.9%,最低发行利率为2.15%,同比有所下降。
其中,以“24太保寿险永续债01”发行票面利率为2.38%,这一利率与太保寿险2023年底发行的120亿元债券3.5%的票面利率形成鲜明对比。
“24利安人寿资本补充债03”,其发行票面利率为2.59%。据悉,利安人寿今年的资本补充债券累计发行3期,总额达30亿元,3只债券票面利率分别为2.75%、2.78%和2.59%,一路呈现下行态势。
对于险企发行债券票面利整体下行的原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教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险企债券票面利率的定价以市场利率为基准,随着市场利率下行,险企债券的利率也会下降,下降趋势主要跟随市场无风险利率变化趋势。而发债利率呈下行趋势,也意味着保险公司融资成本也在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保险公司为持牌机构,债券违约率不高,但中低评级保险公司要想跻身评级上游并不容易,这也导致融资难度大增。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能在公开市场发债的保险公司,资质相对不错。还有不少公司因为评级低,难以在公开市场发债,只能在非公开渠道上融资,期望行业未来能够动态调整偿付能力标准,确保与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颗小菜芽,本文标题:《中国人寿获批发行不超350亿资本补充债 年内保险业发债规模近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