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股研究社
从去年等到今年,从8月拖到10月,从10点延到10点半。
关注特斯拉robotaxi的粉丝和观众,焦躁的心、激动的手,无一不在期待这个被马斯克誉为“载入史册”的时刻。
口号马斯克已经喊出来了,市场也从几天前就开始预热。今天涨明天跌的特斯拉股价很直观的反映出市场的两面情绪。
月初至今,特斯拉的股价已从10月1日开盘的262.67美元跌至238.77美元,累计下跌9.09%。这几天里,一片混乱的市场声音开始转向“统一口径”。
那么,揭下面纱的特斯拉robotaxi到底长什么样?
Robotaxi解放双手,特斯拉将“童话”变为现实?
早在今年4月,特斯拉的Robotaxi就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Cybercab”。
读过《埃隆·马斯克传》(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的读者肯定有印象。马斯克曾谈起过这款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不要侧后视镜、不要踏板、不要方向盘。而且,马斯克是这样描述的,“当其中一辆车在街角闪现时,人们会以为他们看到了来自未来的造物”。
从概念设计图来看,确实如此。双门、双座的Cybercab继承了Cyber系列的硬核特色,一股“赛博风”油然纸上。
而原型车直到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
今天展出的原型车,确如马斯克所说的那样,没有方向盘和油门、刹车踏板,运行完全依赖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软件。
马斯克认为,现在人们在交通出行上花费了太多成本和时间,而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可以大幅提高人们出行的时间利用效率,并降低使用成本。
据悉,购买Cybercab的成本将低于30000美元,而其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成本约为0.2美元每英里,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生产。
马斯克还表示,预计特斯拉明年将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启动无人监督的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在大量生产Cybercab之前,用户可以在Model 全系列车型中体验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功能。
紧随Cybercab步伐出场的是,无人驾驶货运车Robovan以及全面升级后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据悉,Robovan能够乘坐20人或运载货物,而Optimus机器人在成本优化上也取得进展,规模量产后,其成本预计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
正如之前猜测的那样,马斯克创造了一个将时间归还给人类的产物和概念,但从今天的发布会来看,这个愿景似乎仍然很理想主义。
“掏”出原型车的特斯拉,能否缓解“焦虑”?
Robotaxi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特斯拉能否摇身一变,从“纯粹”的汽车制造商“升级”为AI科技公司。
不得不说,股价表现与市场看法存在“趋同性”,不看好占大多数。
一方面是因为,即便特斯拉已经把完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造出来了,但推广应用的路仍然困难重重。
首先,从概念车到真正量产,还需等至少一年,再到商业化落地,又是至少一年。
实际应用过程中,特斯拉FSD系统单一的摄像头视觉方案,其弊端也在逐渐暴露。虽然纯视觉方案可以降低成本,但在处理复杂或极端环境时,其操作表现很难受不会打折扣。而遇到光线不足或天气条件恶劣的情况时,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安全隐患明显增加。
尽管,最新版FSD V12版本运用了端到端AI技术,无需人为编写复杂交通规则的代码,可以直接利用优良驾驶视频去训练AI开车,但数据筛选、投喂和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说长期前景是好的,就目前而言并不明朗。
而且,不常见的特殊情况对其来说也是一个严峻挑战。对应这些情况的数据收集难度更大,训练时间无疑将进一步拉大。基于此,指望AI能做到“举一反三”更是一个未知的事情。
此外,摩根士丹利知名汽车分析师乔纳斯也强调特斯拉目前只拥有“有人监督”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证,还没有“无司机版”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或部署的许可证。
因此,从提出概念到渠道成果,长路漫漫遥遥无期。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特斯拉未必“等得起”。
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的财报显示,其二季度的毛利率为18.2%,较第一季度的19.3%下滑了1.1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18.8%。而从此前各个季度的表现来看,特斯拉2023年毛利率水平也在持续走低,分别为19.3%、18.2%、17.9%和17.6%。
毛利率持续下跌,最初的“远大故事”已经无法支撑特斯拉高达90倍PE的估值。
受困于商业化落地上的困难重重,特斯拉押注Robotaxi在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对其财务业绩产生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
因此,单靠技术展示和漂亮说辞已经不足以打消市场的顾虑,特斯拉还需要讲清楚其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落地路径,从而消除投资者对长期盈利能力的忧虑。
可见,今天的Robotaxi Day更像是特斯拉不得不接受的深刻考验。
内忧外患,特斯拉已深陷“围攻”
此前,华尔街伯恩斯坦分析师表示,尽管特斯拉显得更加专注于推出Robotaxi,但Waymo和Cruise已经在美国运营着Robotaxi。虽然现有数据并不完善,但截至目前,特斯拉似乎已经在该领域处于落后位置。
而国内百度的萝卜快跑,于今年5月ApolloDay的发布会上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据官方介绍,该模型可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
从落地时间来看,百度的萝卜快跑、谷歌的Waymo都要早于特斯拉。
其中,Waymo也选择了与特斯拉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其采用了与国内车企一致的方案——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而且相对更丰富,车上配备有摄像头、夜视、热成像、红外线等传感器。
对比直观效果来说,Waymo的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更能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驾驶安全性。
尽管特斯拉这次发布的Cybercab。预计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但据悉,百度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颐驰06售价仅20.46万元,相较第五代无人车,成本下降了近60%。制造成本上的PK,萝卜快跑也已经丝毫不逊于Cybercab。
不仅如此,据《日经亚洲》报道,百度已经计划在中国本土以外推出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Apollo Go(即萝卜快跑)。
同时,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也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其中,文行知远于9月宣布与优步(Ube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小马智行则瞄准东南亚、欧洲和中东市场,已与新加坡出租车运营商康福德高签署谅解备忘录。
于特斯拉而言,后续其推广Robotaxi走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技术、安全、运营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相比之下,那些已在中国本土市场试行自动驾驶技术多年的企业,在迈向海外市场时,可能只需面对与当地政策适应与协调这一主要障碍。
回顾来看,最初特斯拉凭借在电池技术与车辆设计领域的重大突破,重塑了社会对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并让公众记住了“自动驾驶”、“Robotaxi”等概念,并深信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可行性,这是一件功不可没的事情。
然而,提及商业化落地,特斯拉的“水花”最大,进度却最慢,属实让人长叹一口气。或许是期望过高,难免失望。
转向下一个时间节点,无人驾驶上线Model系列、Robotaxi投产的2026年,特斯拉是否会带来不一样“惊喜”,我们静待时间揭晓。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Cybercab出招,“洋萝卜”快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颗小菜芽,本文标题:《马斯克“保熟的瓜”终于落地,市场为何“不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