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以“绿”为底,塑造发展新优势
武汉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四手联弹”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
以流域治理筑牢绿色本底。稳步推进新洲土河等4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全面构建水城融合、人水和谐的生态体系。今年前7月,全市166个湖泊中Ⅳ类以上水质湖泊142个,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连续多年优于国家考核要求。
以生态宜居彰显绿色福祉。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截至今年8月底,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成80.7公里、总面积838.3万平方米的生态滨水空间,青山江滩获得全球气候联盟C40城市奖。武汉成为全球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
以创新驱动引领绿色转型。截至2023年底,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3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5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4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7.5%,较“十三五”末提升1.7个百分点。
以机制创新探索绿色改革。以“四水共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人机共治”智慧治水、老工业基地产业绿色转型等3个经验模式被列入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第一批清单在全国推广。
宜昌
转换赛道,扛牢“立规之地”使命担当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坐拥三峡、葛洲坝两大枢纽和232公里长江干线,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也是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
近年来,宜昌自觉扛牢“立规之地”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3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破解“化工围江”。探索前端减量、中端提级、末端应用、全程治理的磷石膏综合治理路径,入列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创新船舶污染治理、抓好长江十年禁渔,被誉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指标生物”的江豚长期安居宜昌、数量持续增加。
在保护好长江流域高质量生态环境的同时,宜昌坚持向“绿”转换产业发展赛道。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十四五”以来,宜昌全社会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6%,以年均5.67%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9.69%的经济增长。
襄阳
生态领航,奏响绿色发展强音
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始终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绿”赋能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
聚焦“6+2”重点产业,该市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迅猛增长,1—8月,全市新能源整车产量3.96万辆,同比增长113.5%。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完善,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省级48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3个、省级6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个、绿色园区1个。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应用,截至8月底,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同比增长28%;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同比增长30%。
该市还构建文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发生态潜能。鼓励盘活废弃矿山、工业遗址、古旧村落等存量资源,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提升教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位于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西部的堰河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茶产业为主导,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着力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建成农家乐5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堰河经验”在全省推广。
黄石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湖北工业重镇,近年来,黄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石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先后建成武汉、上海、深圳离岸科创中心,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黄石科技城竣工投入运营。科创供应链平台黄石专区成功匹配需求2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0亿元。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9%、居全省第2位。拥有全省百强企业9家、制造业百强企业13家,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
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等重点新能源项目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实施节能技改项目58个。全市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42.5%,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产值单耗分别同比下降0.8%、13.5%,万元GDP能耗下降3.5%左右。统筹推动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连续2年获全省考核优秀。
该市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方面转型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3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颗小菜芽,本文标题:《长江经济带如何发展沿线城市这样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