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零碳
摘要:
武威这座西北四线城市,代表中国很多默默无闻而又最贴近国情的大多数,他们在新型工业和绿色工业化中探索出来的经验和创新模式,值得很多市县推广和复制。
撰文 | 维小尼
编辑 | Tang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308篇原创
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和成长,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的版图。一些昔日老牌劲旅区域暂时放缓脚步,而一些“黑马”勇立潮头,成为新的赢家。
2024年前三季度宏观数据披露完毕,各省份的经济增速开始拉开差距。全国GDP增速4.8%,高于这一增速的省份有18个,西部省份开始明显领跑全国。
其中,西藏GDP增速6.2%,位列第一;甘肃和重庆并列第二,都是6.0%;内蒙古增速为5.8%,名列第三。
这几个西部省份,都是抓住了新兴产业崛起和东部产业集群转移的战略机遇,主动出击,以产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甘肃省尤其值得注意,这个地处西北的省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大后方”,最近几年其经济正迎来大爆发,成为中国绿色工业和新型工业崛起的“黑马”。
除了GDP增速领跑外,甘肃已连续11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前八个月增长18.1%,连续44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高于全国的成绩单。
今年10月的“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上,现场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95个,签约额3062亿元,涉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石化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产业。
最近这几年中,甘肃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总投资金额已高达33000亿元,甘肃正成为投资新热土。
甘肃省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11月4日,《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刊登《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甘肃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文章,表扬甘肃推动传统产业改旧育新、新兴产业培优塑新、未来产业超前谋新,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行走河西走廊,满目产业向“新”。
为了深入探索甘肃新型工业和绿色工业崛起之谜,我们选择了甘肃武威市这个经济体量中等偏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解析甘肃新型工业和新质生产力崛起的秘密。
甘肃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从各地区生产总值排名情况来看,2023年,武威市以708亿的GDP总量排名第五,前四分别是兰州市、庆阳市、酒泉市、天水市。
2023年甘肃省各城市GDP排名。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武威位于甘肃中部,是河西走廊门户城市。这里东、西两面分别被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区位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地理区位在甘肃具有代表性。
武威市这几年,不仅防沙治沙取得非凡成就,而且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奶产业、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主产业链项目,成为培育发展新型工业和绿色工业的主战场。
01
武威精神与新型工业的崛起
在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脚下,有一条古丝绸之路,延绵上千公里,在促进东西方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就是闻名古今的河西走廊。
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河西走廊四郡(即古时的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的门户。
历史上的武威,也称凉州。大漠孤烟、塞外边关,这里上演过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被边塞诗人无数次吟咏。百首“凉州词”,千年西北风,河西走廊也是名副其实的“诗词走廊”。
“凉州四面皆沙碛,风吹沙平马无迹”。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准确道出了武威的地理环境。
严苛的自然环境以及中原与西域交融的地域性格,让这片土地的居民有股不服输和勤朴坚韧的顽强。这里英雄辈出,涌现很多传奇的人物。
1600多年前的高僧鸠摩罗什,出身于龟兹国的名门望族,却抛弃优越的家庭环境,背着行囊云游四方,在武威停留了十六年。在这里,鸠摩罗什讲经说法,培养弟子,了解中原风土人情,历经各种艰辛,成为佛学大家。他翻译的《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书,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除了罗什高僧,近几十年来,武威居民在治沙过程中,也涌现一大批时代楷模。
尤其是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这里的干部群众以“一山接着一山越、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执着与韧劲,书写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壮丽篇章,阻挡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守护了河西走廊通道,建设了大美武威。
武威的民勤县处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当地干群经过70多年的努力,用坚韧不拔的治沙精神阻止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两大沙漠“握手”,如今还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打好“沙漠风情”特色牌,一幅“绿色逆袭”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经过各区县的接续奋斗,2023年,武威这个三面被沙漠包围的西北城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是一个奇迹。
如今的八步沙满目苍翠。
来源:武威融媒体中心
在新时期,武威又开启了乡村振兴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奋斗。
2019年以来,武威经济总量接连跨过500亿、600亿、700亿元大关,稳居全省第五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多次获奖。
农业方面,武威用全省不到6%的粮播面积贡献了10%的粮食产量,农业增加值连续10年保持全省第一,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9条重点产业链纵深拓展,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成势。
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和绿色工业,成为武威新型工业崛起的主引擎和支柱产业。2023年武威市的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武威市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充足,是河西电网的重要支点,也是西北清洁能源向中东部地区输送的重要能源通道,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以来,武威市依托富集的新能源资源,以打造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集群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上游材料和下游消纳产业,全力推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到1275万千瓦,成为全省第2个达到千万千瓦级规模的市州。
武威市先后引进远景能源、特变电工、稻盛云科技等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智算中心等产业链、供应链集群。目前,风电装备产业链已形成年产4吉瓦风机、800套大兆瓦级风电叶片、400套风机塔筒、600台机舱罩生产能力,光伏装备产业链已具备年产3.5吉瓦光伏组件和400兆瓦光伏逆变器的生产能力。智能风机总装、大兆瓦级叶片、光伏组件等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02
何以武威?“绿电+”与产供销一体化战略
武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并不优越,经济结构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但近年来,却在新型绿色工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这跟当地政府主动把握国家产业转移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产业谋划有方,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等因素有关。
西部地区风光资源富集,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迎来一次新能源产业大发展的机会。但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做长做深做强产业链,需要有全局和长远思维。
同样是发展新能源,但如果只是出售一点绿电,产业链是很短的。100亿度的绿电通过特高压外送,电费收益大概只有30亿元;但如果用100亿度的低成本绿电培育本地产业,产值规模可能超3000亿,同时也将突破输电通道和消纳的瓶颈。
武威以绿电就地消纳为契机,从新能源+高载能两维度构筑工业发展基础。
武威的民勤县,携手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正在规划一个零碳产业园,新能源产业主要围绕风、光、核、氢,依托链主企业和重大项目集聚新能源产业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高载能产业主要依托园区绿电,充分发挥区域绿色零碳能源的电价和能耗优势,紧抓绿电就地消纳的先行先试机遇,吸引周边高载能产业集聚民勤。
围绕绿电,还可以做很多产业。比如,通过绿电+生态保护,可助力当地生态高效治理,采取板上发电、板间固沙、板下种植的模式,着力打造绿电+固沙+生态修复治理的样板。
通过绿电+强科技,可带动当地绿色低碳科技先行先试;绿电+现代农业,可推动当地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
除了“绿电+”产业战略,武威还建立健全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的带动,实现产业聚群和上下游协同发展。
在武威民勤县,通过引进远景能源这样的新能源链主,不仅建成智能风机制造基地,还持续打造其他绿色产业,包括叶片制造工厂和智慧储能项目,目前都已落地,智慧发电机制造项目也在开工建设。
图为远景民勤产业园布局(效果图)。
来源:民勤融媒
以远景为链主企业,民勤还引进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先后引进江苏常友、青岛天能等风电产业链头部企业来武威投资兴业,构建了武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这些企业集群都成为当地重要的纳税大户。
很显然,武威新能源的星辰大海绝不仅仅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还可能在整个甘肃和西北地区构建绿色新工业体系的基石。
为了推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武威还提出新能源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坚持全市“一盘棋”,以全产业链思维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
比如,为了拓展新能源绿电就地消纳空间,武威统筹谋划新能源项目和消纳产业,在加快推动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18万吨工业硅、9万吨高纯硅合金等消纳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的同时,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和园区绿色供电新模式,通过提高绿电使用规模,形成电价洼地,扩大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力,承接东中部绿色高载能产业转移。
这一套以新能源为枢纽,集生产、供应链、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战略,对提升当地经济和税收有非常明显效果。
当然,除了产业规划需要超前之外,优良的营商环境也非常重要。
甘肃省委高层曾在全省招商引资大会上指出:“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广袤沃土……甘肃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目标是西部领先、全国靠前。”
武威也通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一体推进政务、市场、法治、要素、创新、人文“六大环境”提升工程。对企业全面推进全程跟踪服务,落实“包抓联”“六必访”“企业家日”等制度,今年二季度,武威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信用工作考核居全省第一。
以政府的大决心换企业的大信心,武威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1-9月,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85项,落实到位资金466.23亿元、增长57.18%。
03
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大开发机遇
当前,国家正在悄然布局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为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等,
这一轮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主要背景是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使得“国内大循环”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成为了重点。
另一个背景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革命和新工业革命叠加发生,我国也提出了“3060双碳转型”目标。
所以,这次产业转移除了应对东部沿海地区土地、人力等资源成本的上升,缩小中西部差距外,还有更重要的考量因素,那就是产业链的安全。
这一轮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是向高科技产业乃至大国重器等层面扩展。中西部内陆地区也不再是简单的产业承接地,而是要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从“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也要承担更多的国家战略任务,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就明确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在前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合肥、郑州、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已经获得诸多机会。那么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将向更深的腹地迈进,四川、云南、甘肃、内蒙、宁夏、新疆等地,都将迎来新的爆发机会。
武威这座西北四线城市,代表中国很多默默无闻而又最贴近国情的大多数,他们在新型工业和绿色工业化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创新模式,值得很多市县推广和复制。
本期放送(详见评论区)
-------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甘肃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2]武威经济日报:武威经济总量跨越700亿元大关 稳居全省第五
[3]甘肃日报:武威市2023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4]甘肃微发布:武威:奋楫扬帆启新程 实干担当勇争先
[5]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甘肃举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6]武威日报:武威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7]光明日报:敢于大漠绘丹青——甘肃武威防沙治沙、以沙致富的生动实践
[8]中国新闻网:内陆腹地甘肃“新兴产业”脱颖而出
[9]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年甘肃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10]财报网:新质生产力的“甘肃经验”从“资源大省”到“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11]央哥说:甘肃武威市有望迎来经济大爆发,2025年或将成为一匹黑马城市
[12]心悦园里说旧事:东部产业集群向内陆转移,甘肃哪些城市可能从中受益
[13]中创侨智:国家战略: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首图来源:中国工程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颗小菜芽,本文标题:《西北沙漠刮起绿色风暴,武威新型工业崛起之谜》